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56个民族的交汇融合缔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而文化的传承成为民族兴盛与延续的根基。2011年,秉承着对中国文化价值的深刻理解与传承文化的追求,华熙国际﹒时代美术馆开始承办关注中国原生态文化的公益项目“云中”系列活动,以多层面展现、传承和推广我国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已是第九年。
截至目前,华熙云中团队已走过全国十几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省市自治区挖掘非遗文化,从云中走出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已超过百位,“云中”系列展览累计观展人次达到20余万人,对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公众认知、推动中国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起到巨大的作用。
哈尼族在云中舞台表演铓鼓舞 华熙国际﹒时代美术馆建馆于汶川大地震背景下。5.12汶川地震爆发后,尚在筹备阶段的时代美术馆,在特定的时代境遇下,责无旁贷地选择了公益行动,第一时间组织29位中国当代写实派艺术家,24小时连续作战,创作出高2米、长20多米的抗震救灾大型油画作品《热血五月﹒2008》,并将拍卖所得的3350万元善款全部捐献给四川灾区,后续用于绵竹年画博物馆、北川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中心的重建。自此,公益成为时代美术馆的生长基因,美术馆也在其十余年的办馆过程中坚守挖掘、传承和推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2011年,面对非遗文化快速凋零的现
赵燕女士在活动现场状,“云中”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推出。“云中”的初心与时代美术馆一脉相承,旨在挖掘即将消逝的传统民族文化,并以创新形式进行传承、展示和推广。第一届“云中牧歌”的举办,正是以名家邀请展与音乐会的形式,拯救世居东北地区、人口不足万人的鄂伦春族的乡土文化。
“云中”系列活动发起人、时代美术馆馆长、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赵燕女士认为,“云中精神”就是要帮助民族文化守护者解决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帮助青年传承人重拾文化自信,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重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新包装,让其更贴近年轻人的审美模式和精神需求,从而让更多人了解、认可原生态艺术,让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人更好地走出家园、走向市场。
云中藏歌﹒ 龙力游布面油画《寒冷十月》 “云中”公益活动举办九年来,华熙云中团队走过内蒙古、广西、西藏、四川、云南、安徽、江西、贵州、河北、湖北、广东、福建、陕西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对散落在中国大地的非遗文化进行收集整理,“云中牧歌”、“云中山歌”、“云中藏歌”、“云中蜀歌”、“云中滇歌”、“云中儿歌”、“云中渔歌”、“云中乡歌”系列主题活动先后举办。广西乐业的古法造纸术,西藏的唐卡、藏纸、藏香和雕刻,四川的瓷胎竹编、蜀绣与青羌歌舞,云南的布扎、瓦猫、紫陶、多民族服饰和歌舞,湖北的龙舟调、五句子山歌和一人可同时演奏15种乐器的民间吹打乐,徽州古民居三雕技艺等优秀的非遗技艺与文化艺术,借助摄影展、油画展、互动体验、歌舞表演等创新的表现形式,传递出历经岁月而不朽的艺术魅力。
云中乡歌﹒鄂温克族歌舞《敖鲁古雅》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脊梁,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传承,从来都不是一代人的任务,而是一个民族的世代守护。每届“云中”活动的投入虽然巨大,但赵燕女士表示:“不要认为给予很伟大,接受才是真正的伟大。”只有民族文化青年传承人的接受,才能为非遗文化真正带来光复与传承的希望。
2012年,由彝族、藏族、傈僳族和纳西族四位云南原生态歌者组成的木给帕乐队走上了云中山歌的舞台,现场弹唱起牧歌、情歌、祝酒歌等各种彝族原生歌曲。纯净的嗓音、嘹亮的歌声、饱满的热情仿佛让大家走入了彝族大山,而龙头琴、口弦等彝族特色乐器的表演,也让彝族文化的魅力更加深入人心。借此,原本仅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乐队,正式踏入北京演艺市场,成为云南原生态非遗音乐的代言人之一。
2019年,身为“第57个民族”——亻革(gě)家人的吴登梅,也将走上“云中家歌”的舞台。作为上古射日英雄后羿的后代,她将头戴红缨珠帽、身着腊花绣花衣,以原生态的唱腔,让世人展示这支不为大众所知的黔东南民族的文化风采。
2019年,是“云中”系列活动举办的第九个年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作为新中国、新社会的组成细胞和强国建设的基础,“家”庭的意义更显重大,“云中家歌”也就成为今年“云中”活动的主题。
对所有中华儿女而言,“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力量的源泉,也是所有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和内心最深处的根,承载着所有人对生活的幻想和精神归属。“家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影响深远,具有诸多不可描状的历史痕迹与情感温度。一如往年,“云中家歌”公益活动将于12月份如期上演,融合艺术展览与互动、歌舞表演、民族乐器演奏、地方美食品尝等多种艺术形式,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再添新彩,助力非遗文化“活下来”、“火起来”。